联系电话:400-887-6663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首页 > > 文章

先儒名人论家谱

2017-04-10 14:50:32

纵观家谱的发展史,它与中华民族的兴衰休戚相连,国兴则文化兴、家谱兴。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先儒名人对家谱的态度也是十分肯定,作为家族的精神象征,它的产生与发展都是历史文化的进步。

一、欧阳修论谱

原文:言辞之为言簇也尚夫聚而有别姓之为言生也本其共所自生氏之为言示也示其所自分别其聚原其生究其分此谱所由作也。

译文:族的解释,就好像是蚕作的簇,虽则取在一块而又是个别的。姓就可以解作生,它的本源就是生。氏就解作示,是指它是怎么样分的,为了要辨别它是怎样相聚,追溯本源是怎样生,考究它向来分支的情况因此就要修谱了。 族有谱牒,则人之所出,知所出,则知尊其祖,知尊其祖,则知爱其身,知爱其身,则慎行修身,自不容以不懂,非徒以昭姓氏,序昭穆,别亲亲疏同异而已也。

注:欧阳修(1007-1072年)又名欧阳永叔,北宋思想家、史学家。   

二、朱熹论谱:

原文:古者大家小族之法圣人以是叙天伦敦教科书也而谱牒尤宗其法。

译文:过去有聚大家庭和小族集居的习惯,这是便于建立家庭深厚的血统感情;而谱牒的作用,是进一步推和加深这一血统的接洽。

注:朱熹(1130-1200年)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诲家、思想家、诗人

三、司马迁论谱: 

原文:谱乃家之史,史乃国之谱也。谱不立则昭穆混,渊源慒人不知祖何异禽兽。

译文:谱牒,是一个家族的史乘,史乘就是国家的谱系,要是不修谱,那么老小次序就杂乱,世系渊源也不清,一个连祖宗都不知道的人,这与禽兽有啥区别呢?

注:司马迁(公元前145或公元前135-?年)西汉史学家、思想家、思想家。

四、文天祥论谱:

原文:家之有谱犹国之有史也, 史以记实事犹谱以序昭穆。

译文:家族有谱牒,好比国家有史乘,国史记录的是实事,就好比族谱序昭穆一样重要。

注:文天祥(1236-1283年)南宋思想家、政治家。

五、程子论谱:

原文:管摄天下人心厚风俗使人有天良须明谱系立宗子法又曰宗子法废后世谱牒尚有余风谱牒废人家不知来处世无百年之家骨月无统虽至亲变薄也。

译文:管理和统一所有人的思维、树立纯朴的风俗,使人不健忘根本,就要了解族谱的世系和建立宗子的轨制。又说:要是宗子的轨制没有了,后辈子孙还有谱牒可以查,谱牒没有了,这个家族就不知是怎么样的。因为世界上没有1个一百年不分散的家,这血统的交谊若没有族谱来维系,这至亲的交谊就慢慢地会冲淡了。

注:程子 北宋哲学家、教诲家。

六、苏老泉论谱:

原文:太上立德其次建功其次立言谱牒者亦立言之一端也又曰人家三世不修谱则同小人矣又曰三代不修谱为不孝苟世世修之则无混认之失矣。

译文:第一是要建立高尚的德绩,第二是要有不可磨的功劳,第三是要有可以垂法后世的言行,谱牒也有立言的一壁。又说:如相隔三世不修谱,就等于是1个没有前程的人。又说:如过了三代不修谱,就可以说是对祖辈不孝。能顺序定时的重修,就不会犯紊乱派辈的错误。

注:苏老泉(1009-1066年)原名苏洵,北宋散文家。

(本文来源于网络,九亲文化整理发布)      

七、胡五峰论谱:

原文:甚矣谱牒之不可不作也谱牒作则昭穆有序而疏戚不遗否则很多世代之下族愈繁而谊愈薄则喜不庆忧不吊不以至亲相视如涂入者鲜矣。

译文:最重要的事是谱牒不可不修。因为有了谱,先辈的上下次序不会紊乱,亲疏的伦次也不会遗漏。不然到了很多世代然后,族支就要加多,而宗支的交谊更加稀薄,有喜事也不去相庆,有丧事也不去关心悼唁,不知这至亲是出于一脉相传,反而与路上碰见的生疏人一样,如许的事是不少的。

注:胡五峰(又名胡宏) 南宋学者。   

八、梁启超论谱:

欲考族制社团法,欲考各时代各地方婚姻平均年龄、平均注定的岁数、欲考父母两系遗传,欲考男女两性比例,欲考出生率与灭亡率比较……等等无数问题,恐除了族谱家谱外,更无他途可以得资料。

注:梁启超( 1873-1929年,)著名史学家

(本文来源于网络,九亲文化整理发布)

上一篇

何为家谱家规(上)

下一篇

浙江三地松阳郡瞿氏圆谱大会

发表评论

发 表

热门资讯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