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400-887-6663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首页 > > 文章

中国十大寻根基地

2017-06-15 09:15:22

一、河南固始

河南固始是闽台姓氏祖居地。据 《闽中记》中记载,“今闽人皆称固始 人。”台湾也有一句老话:“台湾同胞的祖根,500年前在福建,1300年前在固始。”也就是说,移居台湾的炎黄子孙,大部分来自于福建,而追溯祖根之源则在河南固始。由固始辗转前往福建、台湾的艰辛历程。

固始是河南东南部的一座小城,夏朝初期,舜的后裔就被分封到这里建立番国,至今尚存的古城墙是中国最古老的城垣之一。秦汉时期,固始先后为寥县、阳泉县、寝县,东汉建武二年(26),光武帝刘秀取“事欲善其终,必先固其始”之意,封大司农李通为“固始侯”,固始从此而得名, 并沿袭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

固始位于“吴头楚尾” “豫南杨北”交通孔道上,属华东与中原的交融地带。由 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历史上中原战乱,老百姓饱受蹂躏,固始也必遭祸及。

所以,固始成了中原人渡淮河向东南前往庐州、安庆、徽州直至浙江、福建的必经之处,也是历代中原民众南迁的集散之地。

历史上中原人曾经有四次向东南大规模迁徙的过程:

第一次是西晋末年随着晋朝皇帝的南渡而出现的移民潮,史称“永嘉南渡”。据史料载:“永嘉二年,中原板荡,衣冠始人闽者八族,林、黄、陈、郑、詹、丘、何、胡 是也。”

第二次发生在唐朝初期。唐髙宗总章二年(669),陈政入闽平叛,其兄陈敏、陈敷率58姓军校增援,这些人都是固始人。到了陈政之子陈元光任漳州刺史时,已有两批人闽开漳的87姓、近万名将士及其家眷就地安家。陈元光父子因此被誉为“开漳圣王”。

第三次发生在唐朝末年至五代十国时期。唐僖宗光启元年(885),王审知三兄弟 在黄巢起义影响下,率50多姓的几千名农民义军人闽,创建闽国,被封为“闽王”。 唐朝这两次大规模南迁均起始于固始。

第四次大规模移民是在北宋末年的“靖康之难”。金兵攻陷开封,又有大批汉人随宋室南迁。这些南迁的中原人多由固始渡淮河,到达江南的江、浙、赣、粤、闽和岭南等地。

上至秦汉下至明清的1300多年漫长岁月中,中原汉民四次大规模的向南方移民, 开创了中国东南边陲历史的新纪元。尤其是唐代两次大规模入闽移民,对当时闽地的经济和社会融人华夏民族打下了基础,其历史意义和影响力都是划时代的。

二、山西洪洞大槐树

在整个河南,在山东、在河北、在安徽……乃至大半个中国,都有这一歌谣流传。过去上年纪的人总爱对年轻人说:“咱是山西洪洞县老鹳窝底下的人。”为了证实这种说法,老人们总是让孩子们看小脚趾甲,说凡是过去从山西洪洞县老鹳窝底下迁来的,最小的那个脚趾甲都是两瓣的。 歌谣和传说标示着历史对发生在明代的一串惊天动地的“老鹳窝底下”事 件的惨痛记忆。

元朝末年,自然灾害频有发生,黄河地区水患尤其严重同时统治者的高压统治,导致红巾军起义,战乱纷争,民不聊生,人口大量减少。明初洪武年间开始从山西移民垦荒使农业有所恢复。明惠帝建文 元年(1399)又发生了 “靖难之变”战乱四年,又一次造成河北、山东、河南、皖北淮北等地的荒凉局面,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

明代时,当时将山西境内的许多移民集中到此地,再分批迁往其他省份。根据《明史》《明实录》等史书记载,自洪武六年(1373)到永乐十五年(1417)近50年内,先后共计从山西移民18次。其中洪武年间10次,永乐年间8次。这些移民迁往北京、河北、 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湖北、陕西、甘肃等10余省,500多个县市。

据史、志、族谱等文献记载和众多的专家学者调查考证,洪洞大槐树移民多为有组织的官方移民,始于金初天辅年间,延至清代乾隆时期,历经金、元、明、清四个朝代,时间跨度达600余年。移民次数在20次以上,有确凿文献记载的即有18次。 其中以明朝洪武年间移民次数最多(10次),规模最大,移民量达80万以上。移民姓氏,几乎涵括了北方常见的100多个姓氏。

在山西洪洞大槐树祭祖园,有一张收纳了 450个姓氏的“古槐后裔姓氏表”,如同 撒向四野的种子,迁徙外地的移民们在异地他乡开始重新生根发芽。一份资料中,今天,自称知道祖辈是来自山西洪洞的人有2亿中国人,包括500多个姓氏。

三、湖北麻城孝感乡

明代麻城县孝感乡即在今天麻城市鼓楼办沈家庄。而在明成化八年(1472)进行区乡调整时,将孝感乡并入仙居乡,是众多川渝民众心目中的圣地,是“湖广填四川”的起始地和集散地,千百年来,麻城移民后裔已遍及川渝大地,有“湖广填四川,麻城过一半”之说。  

麻城移民入川的路线分水、陆两途。元末明初,麻城孝感乡迁川人口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元末随明玉珍入川的军人及其家属;二是明初入川的麻城土著;三是江西移民在麻城居住数代或数年后入川的人口。这当然是一个庞大的移民群体。

四、河北小兴州

河北小兴州是长城古北外第一重镇,是辽东、内蒙古南下北京的交通要冲,因而成为我国北方历次移民的重要集散地,特别是明朝洪武、永乐年间,由关外各地向北平及河北一带移民的集散地。相传,元朝末年,明军北上击溃元军主力,元残余势力逃往漠北,但仍有一定的军事实力。明朝建立后,为防止蒙古人入侵,就在长城以外,东起辽东,西至山西北部和内蒙古西部的广大地区屯兵,并多次从燕山以北地区向北平一带移民,发展生活,充实边防。永乐皇帝登基后, 又抽调长城以北各卫所15万将士在北京附近屯守,同时组织大规模的强制性移民,安置在北平周围和河北各州县。这些移民主要来自河北北部、内蒙古、辽东、山东等地, 总人数达10万人之多。

五、河南滑县白马城

河南滑县白马城,有如山西洪洞大槐树,根植了一种深厚的“移民情结”。岭南 “白马现象”与中原“槐树现象”,异曲同工,都是历史的回音。

山东,古为地理名词,秦代泛指六国,唐代属河南道,明代置山东布政司,清代称山东省;古河南指河南道,约今山东、河南及苏北。白马县始于秦,汉至晋属兖州,

归河南政区,明代并人滑州。故白马不在山东,而在河南。

秦始皇平六国后,派员定“百越”, 谪中原50万人戍守岭南,屯居邕钦廉三州,至北宋皇祐年间及南宋初期,又有大批北民南迁。这些北方移民的后裔,自称“祖先从白马来”。

宋皇祐四年(1052)五月,侬智高率兵攻占邕州城,杀知州陈珙等千余人,建大南国,自称仁惠皇帝,改元启历,封官拜爵。宋王朝派狄青率大军前来征剿侬智高后,留军戍守,驻扎在南郊一带,实行屯田。宋军将士久戍邕城,与当地壮民通婚,在此安家落户,解甲为民。赵宋后亭子、白沙、上尧、老口、坪南(后改为平南)一带的村落,是当地留守将士的后裔建立的;也有的从山东白马苑(今河南滑县)迁来,至今已有76代。宋熙宁年间,交趾李朝派兵攻占邕州,宋王朝任命陆逵、赵离为正、副招讨使,率领10万大军南征,击溃交趾侵略军,收复邕州后,又留下一批军队戍守,以加强邕州的防务,其中有一部分将士落籍南宁。

六、福建三明市宁化县石壁村

石壁村位于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西,闽赣边界武夷山的东麓,距县城25公里,现属禾口乡的一个行政村,是一片比较开阔的盆地。

中国历史上,曾由于战乱、饥荒、兵灾以及官府的奖掖、安排,外地经济的引诱等因素,有大批的中原汉人南迁。这些南迁的汉人史称客家人。客家流迁始于东晋,但构成民系则在五代以后。五代以后流迁的被称为正宗的客家人,这些正宗的客家人在流迁中,大多经过宁华石壁(今名“石碧”)。在石壁居住,繁衍生息数代乃至数百年后,又陆续辗转迁往闽西、广东、广西、四川、湖南及香港、台湾、东南亚各地。所以他们多称一世祖出自石壁,石壁便自然地成为这些客家人的第二祖籍。

“北有大槐树,南有石壁村”,宁化石壁是客家摇篮、客家祖地。石壁,是宁化县石壁镇的一个行政村,它地处宁化西隅,与江西省石城县毗邻,距县城 22公里,在福五线(福州至闽赣交界的五里亭)公路旁。史料所称的“石壁峒” “石壁村” “石壁寮” “石壁城”等称谓,只是一种地方概念,泛指一个地域,即石壁盆地,其总面积近200平方公里, 包括现石壁镇、淮土乡的全部以及方田、济村乡的一部分。石壁村位于这一地域的中央,在历史上也是这一地区的政治、经济、 文化中心。

石壁被称为“客家南迁的中转站” “客家民系形成的中心地域” “客家摇篮” ‘‘客家祖地” “世界客家人的朝圣中心”。

七、开封珠玑巷

北宋末年,开封被金人攻陷,有一些中原官民翻越梅岭山脉,来到广东一带。为了纪念在开封所居住的珠玑巷,遂把这里也命名为珠玑巷。这批难民共有97户33姓, 他们的子孙成为后来广东各地乡族的祖宗。这些名人望族都把珠玑巷称作是“七百年前桑梓乡”。在客家人心中,珠玑巷是家乡的象征、内心深处温暖所在,更是情感的 寄托。

宋靖康元年(1126),金兵大举南侵,战祸遍及几乎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金兵攻占开封后,“百姓军人夺万胜门奔逃者达四万余人”,金兵掳走徽、钦二帝,史称“靖康之难”。次年七月,隆太后率六宫及卫士、家属赴南方避难。冬,高宗赵构经汴河退至扬州,后定都临安(今浙江杭州)。

宋朝南迁后,“民从之者如归市”,由此引发了中原族人的又一次大规模南迁。南宋末年,元军大举人侵,临安陷落,南迁江南的中原族人又不得不再次南迁,拥进广东、福建等地。

宋室的南迁,促进了江南的经济发展。作为岭南交通要道一一梅关古驿道上的珠玑巷人南迁的历史分为两部分,前部分为大量的中原人因躲避战乱而大举迁往岭南,落足于珠玑巷。后部分则是繁衍生息于此的中原后裔,基于同样的原因而迁往更南的珠三角,再由珠三角散迁至东南亚一带。不知经过多少次“中原一珠玑巷一珠三角”的反复,中原人通过珠玑巷源源不断地移居到珠江三角洲一带。

八、山东兖州枣林庄

山东枣林庄是明初移民集散地之 一。今兖州市北7里之遥的安丘王府村,即原枣林庄。

元末明初,未受战乱波及,人口较为稠密,具备了集中移民的基本要素。安徽《濉谣具主》记载了在明岭南,落足于珠玑巷。后部分则是繁衍生息于此的中原后裔,基于同样的原因而迁往 更南的珠三角,再由珠三角散迁至东南亚一带。不知经过多少次“中原一珠玑巷一珠 三角”的反复,中原人通过珠玑巷源源不断地移居到珠江三角洲一带。

7、、山东兖州枣林庄

山东枣林庄是明初移民集散地之 一。今兖州市北7里之遥的安丘王府 村,即原枣林庄。

元末明初,未受战乱波及,人口 较为稠密,具备了集中移民的基本要 素。安徽《濉溪县志》记载了在明洪武年间和清初由山东迁民至本县,并标明占本县人口 80%以上的“周、吴、郑、王、李、丁、梁七姓”均 为山东移民。

九、苏州阊门

苏州阊门是苏北民众心目中的移民圣地。据史籍、方志和族谱记载,苏州阊门移民集中于元末明初,当时群雄并起,割据称王,张士诚据苏州与朱元璋争衡天下。 及张士诚兵败被俘,朱元璋遂“驱逐苏民实淮阳二州”。苏州阊门遂成了移民的出发、集散之地。于是扬州、江都、泰州、淮安、泗阳、高邮、宝应、盐城、阜宁、 东海以至于连云港等地,都有了苏州阊门移民的后裔。如宝应县之刘氏、乔氏、王氏,兴化市之顾氏、张氏、来氏、周氏、姚氏、扬氏,泰县之葛氏、徐氏等,即是此次移民后裔。

十、江西鄱阳瓦屑坝

瓦屑坝移民是明朝初期官方组织的从江南外迁大量人口进行垦荒事件,是“洪武 赶散”的一部分。瓦屑坝移民从洪武三年到永乐十五年(1370〜1417)历时48年,到洪武二十二年(1389),安庆府42万居民有27万来自江西瓦屑坝。江西瓦屑坝今在鄱阳县莲湖乡,今为瓦燮坽村。地处鄱阳湖畔鄱江口,是明代江西饶州的外埠。

虽然瓦屑坝只是一个移民的集散地,对绝大多数移民来说,还不是他们真正的故 乡,但当年的移民多数没有文化、没有资产,更不可能有文字记录,当他们历尽艰辛在他乡定居后,留给后代的记忆只是他们的出发地——瓦屑坝。有些人甚至没有来得及给子孙留下任何故乡的信息,他们的后裔就与周围的移民后裔一样,以瓦屑坝为故 乡了。

鄱阳瓦屑坝,已是安庆地区和其他地区饶州移民后裔一致认同的根。(九亲文化 www.99qin.com编辑整理发布)

上一篇

怎样续排字辈

下一篇

名人论家谱,我们为什么要修家谱?

发表评论

发 表

热门资讯

    相关资讯